

壓力需求:工程所需的泥漿輸出壓力(如鉆井深度 1000m 需 15-20MPa,淺層勘探需 5-8MPa);
流量需求:單位時間內的泥漿輸送量(如礦漿輸送需 50-80m3/h,小口徑鉆井需 20-30m3/h);
介質特性:泥漿的粘度(20-100mPa?s 常見)、含砂量(≤3% 為常規要求,高含砂需耐磨損設備)、腐蝕性(酸性 / 堿性泥漿需防腐材質);
工況條件:作業現場的空間大小(臥式泵需更大安裝空間)、電源 / 動力供應(電動泵依賴穩定供電,液壓泵需配套油壓系統)、連續運行時長(24 小時連續作業需高可靠性設備);
成本預算:設備采購成本、運維成本(易損件更換頻率)、能耗成本(電機功率 / 油壓系統能耗)。
1. 基礎參數對比:硬件配置與適配條件
2. 性能參數對比:核心能力與工況適配性
3. 成本參數對比:全生命周期投入分析
緊湊性強:立式結構占地面積小,適合礦山井下、鉆井平臺等空間狹小的現場;
壓力調節..:油壓系統可實現 5-20MPa 無級調節,壓力波動僅 ±0.3MPa,適合對壓力穩定性要求高的場景(如精密地質勘探鉆井);
啟動沖擊小:油壓驅動可緩慢提升柱塞推力,避免電機直接啟動時的電流沖擊,保護電網與設備;
戶外適配性好:IP54 防護等級 + 緊湊結構,可在多雨、多塵的戶外場景長期作業(如露天礦采)。
依賴油壓系統:需配套油壓系統,采購成本比同壓力級電動泵高 2-3 萬元,且油壓系統需定期更換液壓油,運維稍復雜;
高粘度介質適配弱:粘度超過 80mPa?s 的泥漿易導致柱塞卡滯,需提前稀釋介質;
含砂量敏感:柱塞直接接觸泥漿,含砂量超過 3% 時密封件磨損速度加快,需加強過濾(如加裝二級濾網)。
2. 與三類同類設備的場景適配對比
四、YB200 選型決策流程:四步鎖定適配場景
..步:確認壓力與流量是否匹配
第二步:評估介質特性與工況條件
第三步:檢查現場空間與動力供應
第四步:核算全生命周期成本